誰是奏鳴曲之父?

猜對了嗎?不是莫札特也不是貝多芬哦!

海頓爸爸」Papa Haydn

法朗茲.約瑟夫.海頓(Franz Joseph Haydn,1732-1809),是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初年的歐洲樂壇的首腦人物,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(Viennese Classical School)的領隊,和莫札特、貝多芬、舒伯特共同協力,建立18世紀西歐藝術音樂的黃金時代。他在世時,名滿全歐,各國宮廷都喜歡他抑揚有致、溫馨感人的音樂,同時代的音樂家都喜歡他的為人,都喊他「海頓爸爸」(Papa Haydn)。拿他鼎力完成的「奏鳴曲式」(Sonata-form)來說,他以這種音樂上的「黃金律」寫作的交響曲、弦樂四重奏曲、鋼琴二
重奏曲,甚至鋼琴奏鳴曲,要超出莫札特、貝多芬兩人同類作品的總和,而他音樂的井然有序,典雅端莊,也為同代的作曲家所追隨模仿,可是,在他於1809年過世之後,「海頓爸爸」及其音樂卻逐漸為人們所忽視,僅幾首交響曲和弦樂四重奏曲,極少數的聲樂曲點綴在音樂會上。在人們有意和無意之中,他有長達百年的不景氣。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大家才逐漸體認到他的人的偉大和音樂的動人。於是「海頓復興 」(Haydn Renaissance)在各國專家的通力合作下積極進行。事實證明,經歷時間的篩驗,海頓和他音樂的價值,不但不會墜落,反而強勁的增大,可見好人和好音樂都不會寂寞的。

一般的音樂教科書,和某些音樂史家,雖然都承認他是交響曲、奏鳴曲、弦樂四重奏曲,甚至鋼琴三重奏曲「之父」,但這種承認大都只是說說而已,且在多數情形下,人們對他的讚詞也略帶有施捨的意味,莫札特曾暱稱這位惠他良多的作曲家為「爸爸」,所謂「海頓爸爸」這稱呼也被很多人沿用,但他們並不懂這稱呼的真正含意。19世紀與20世紀初期的音樂理論家,儘管承認人們對海頓的虧欠,卻對他們的學生和讀者說,海頓當然該算是一位大作曲家,但他的重要性僅局限於歷史的觀點,只有在討論「形式的形成時」,才有引用的價值,而後人對他的感情與感激,也完全基於他促成了貝多芬的表達方式。在音樂會曲目安排方面,19世紀時期海頓的作品極少出現在音樂會上,20世紀不久,人們才開始以容忍的態度,把他的作品列在節目單上,其中多少是基於和較有深度作品做一個溫和的對比。

海頓和他的音樂之所以會遭遇這種處境,檢討起來,大約有下列四原因:
第一,以貝多芬(Beethoven)—布拉姆斯(Brahmas)—華格納(Wagner)這一系列的主流,盛行於l9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的前半,由於他們的堂皇巨構,聲勢強大,所向投靡,相對地,他的音樂被認為「份量不夠」就遭受到極大的壓抑。
第二,19世紀的浪漫主義音樂,尤其是以華格納、李斯特(Liszt)、白遼士(Berlioz)為軸心的標題音樂,鋒頭最健,大眾趨之若鶩的作品,是標題交響曲、交響詩,及樂劇等新音樂,使得典雅寧靜的古典主義音樂,只好退居一旁。
第三,專門炫耀演奏技巧的「大演奏家」(the concert virtuoso)興起,如帕格尼尼(Paganini)、李斯特等,以各式的演奏「花招」吸引聽眾,一般人既入迷於五花八門的技巧,無暇領會海頓式的樸素和純粹的品味了。
第四,是大型歌劇風行。這種兼有視聽又可包容身份地位的音樂戲劇,走出宮廷之後,取材更為廣闊,場面也更龐大華美,像華格納的樂劇和威爾第的正歌劇,成了極具「聲色之娛」的大塊文章,使人無法逃避其震撼的力量;相對的海頓式的簡潔,小巧音樂,就成了「小塊文章」,越發顯不出「份量」了。

一般聽眾固然「見大不見小」,逐漸疏離海頓的作品,而批評家也推波助浪火上添油,心目中總是以華格納、柴可夫斯基、白遼士與理查、史特勞斯等人的作曲手法為批評標準,便輕視的稱海頓的作品為「可愛的交響樂」(Charming Symphonies),他的奏鳴曲、三重奏曲與四重奏曲,不過是「文雅優美的模特兒」(MOdels of grace and elegance)。海頓最簡潔而富戲劇性的奏鳴曲樂章,都被認為是「製做成的形式」(Form in the making)而已。因為浪漫時期的音樂騷動、激情,而極度個人化,十八世紀的音樂被認定是定型的,圓滑、纖巧、愉快,但缺乏深度。海頓所表現的沈靜、清晰、對形式的控制等,也就是他的作品能予人深厚滿足惑的基本要素,都被認為是平淡與膚淺。他的情感表達,正因為不那麼個人化,可以更持久,更普遍的事實,持浪漫主義觀點的人是無能了解的。

首頁 | 每月一曲 | 關於站長 | 吟詩樂坊 | 酷站連結 | 問題解答 
留言看板 | 音樂報報 | 教會音樂 | 童言童語 | 老爸隨筆 | English

Copyright © 2003 www.leestudio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.